國師塔是為了紀念順治皇帝的老師玉琳國師所建。玉琳國師俗名楊通琇,江蘇江陰人。清順治十五年(1658年),世祖福臨召當時的武康名僧玉琳進京,對之“慰勞優渥”,送居萬善殿,不時屈駕前往“臨訪道要”。因玉琳和尚出語敏捷,善于應對,很得順治帝的歡心,特賜號“大覺禪師”…...
清江浦記憶館建筑面積1600平方米,以展示明清以來600年清江浦城市發展為脈絡,以復現城市記憶為主線,通過情景再現式及影視語言的表現手法,探尋淮安城市發展的根源,通過“城—街—宅”三個板塊,上演一出定格的城市大戲,讓游客感受昔日“南船北馬,九省通衢”清江浦的繁華,…...
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淮安,位于大運河與古淮河的交匯處,地處我國南北地理氣候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向有“居天下之中”、“扼漕運之沖”的美譽。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更是盛贊淮安為“淮水東南第一州”。作為因運河而興起的城市,淮安的運河歷史文化積淀異常深厚,明清時期,更以漕…...
清江閘”建于明朝永樂十三年(1415),是運河上現存最古老的石閘。在1851年黃河北徙山東入海之前,閘下白浪翻涌,濤聲轟傳數里之外,南方各省漕船,過此無不小心翼翼,弄不好就險象環生,常有覆舟之患。為了防止黃水倒灌淤塞運道,必須嚴控啟閉:只有運糧漕艘與三品以上朝廷大…...
淮安戲曲博物館坐落在清江浦大閘口歷史文化風貌區里運河中洲島上,與島上的淮安名人館、大運河楹聯館和里運河南岸的陳潘二公祠(暨大運河名人館)及周信芳故居,共同組成淮安運河博物館,構成了里運河文化長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窗矐蚯┪镳^展陳面積約2700平方米,整個展覽…...
全程游路線:清江浦景區閘口游船碼頭至河下古鎮全程13.5公里,單程航行約1小時,乘船返回需另行購票。沿線古跡和景觀主要有:中洲島、清江浦樓、龍亭、濟安水龍局、越秀橋、清隆橋、八亭橋、榷關、河下古鎮御碼頭、石板街、聞思寺、吳承恩故居等二十多處,令人流連往返、目不暇…...
晚清封疆大吏——吳棠  吳公祠,系光緒三年(1877年)為紀念漕運總督吳棠而奉旨所建。吳棠(1813年—1876年) ,晚清盱眙縣人(今安徽省明光市)。歷任清河知縣、邳州知州、徐州知府、淮徐道、江寧布政使、漕運總督、兩廣總督、閩浙總督、四川總督等職。是集軍…...
道教神祇——斗姥娘娘 斗姥宮,始建于明朝天啟年間。清乾隆三年(1738年)、十五年(1750年)分別續建。道教神祇斗姥,又稱斗姥元君、斗姥天尊,系天皇大帝、紫微大帝及北斗七星之母,是充滿母愛、消災解厄、保命延生之神。每年農歷九月初九斗姥神誕之日,道教信眾多于…...
城市得以興起,而且逐漸繁榮,為清江浦在明清時期成為全國中心城市打下了扎實的基礎,促使清江浦乃至整個大運河步入了明清漕運的黃金時代。千古治黃第一人——潘季馴  潘季馴(1521年—1595年),明代水利專家,世界水利泰斗。潘季馴自明嘉靖至萬歷年間,奉…...
清江浦夜景 清江浦樓,位于清江浦景區中洲島上,建于2003年,高23米,為明三暗五樓閣式仿古建筑,飛檐翹角,巍峨壯觀,是登高遠眺、觀賞里運河風光的絕佳地點,也是清江浦地名的標志。清江浦樓內展陳有清江浦樓記、乾隆南巡錯題 “清江浦”的場景及“名人詠淮安”互動題…...
0517-83910115
0517-83955005
0517-83955355